轉貼金門日報  2017.3.15

副刊文學  作者:鄭瑞堅

陸軍第四十五師駐防金門始末補記(上)

前言

  民國一○五年十一月十九、二十日,筆者在《金門日報》發表〈淺談傘兵部隊駐防金門〉之後,山西鄉賢李仁木校長問到:「傘兵部隊是不是當(三十八)年所稱的『空衛』部隊?」據悉,三十八年間駐守金門的空軍部隊,除了傘兵之外,尚有由空軍警衛部隊所改編而成的第四十、四十五師。因無相關資料可佐證「空衛」是何單位,所以沒給校長明確答案。一直到去(一○五)年十二月十一日下午,拜訪兩位曾駐守金門的傘兵前輩(趙富奇、楊德林班長)後,才確認「空衛」不是傘兵,而是四十、四十五師。「空衛」非「土木系」主流部隊,在金門戰史中也「默默無聞」,為了讓鄉親瞭解四十五師的往事,特予以補記,希冀「空衛」在金門的駐軍史不被遺忘。本篇置重點於四十五師的成軍經過,述說原隸屬空軍,是什麼時空背景改編成陸軍部隊,並探討移駐金門後,在古寧頭戰役的角色,以及「空衛」後來的發展。

  成軍經過

  空軍警衛部隊的前身是航空委員會教導總隊特務大隊,二十二兵團第二科科長莊子卿所著〈李良榮先生的一生〉,提及二十四年八月,李良榮出任特務大隊上校大隊長,大隊於二十五年擴編成空軍特務團,其主要工作係「擔任空軍地面護衛任務,舉凡空軍各基地之人員和機、油、彈之安全,均由其派隊負責警衛。後因空衛部隊隨空軍發展需要,擴編為空軍警衛旅。」

  三十二年八月,勞聲寰將軍(中央陸軍官校六期)奉調空軍入伍生總隊總隊長(駐地四川銅梁),其所寫〈古寧頭戰役藍方空軍戰績彪炳〉,提到:「三十七年十二月初,接任警衛第二旅旅長。該旅下轄第三、第六、第七,共三個團,四千六百餘人。」同年十二月底,第二旅依令撤退到臺灣,駐防台中、南投地區整訓。

  三十八年一月二十一日,蔣總統引退,回到老家溪口,仍任國民黨總裁。是年五月初,蔣總裁擬由溪口前往廈門視察,勞聲寰將軍憶說:「需要一支忠誠可靠的部隊維護安全,經空軍總部推薦,調派我這個旅擔此重任。」當時空軍總部考量未來作戰需要,特別在出發配屬該旅對空電台(VHF)一座(含人員),六月二十日,警衛二旅船運到達廈門。

  三十八年七月二十二日,蔣總裁蒞臨廈門,二十三日召開「東南沿海軍事會議」,會中決議將空軍警衛第二旅擴編為陸軍師級單位,所需人員與裝備由福州綏靖公署籌撥。八月十六日,警衛二旅奉命編為陸軍第四十五師,將原警衛二旅的三個團合編成兩個團(第一三三、一三四團),另由獨立第五十師移撥一四九、一五○團,約兩千餘人,除編成第一三五團外,其餘編為師直屬部隊。成編後隸屬二十二兵團二十五軍(軍另轄四十師由空軍警衛第四團與福建部隊兩個團編成),負責金廈防務。改編為陸軍之後,師長勞聲寰將軍說:「從表面上看,我和我原來的警衛旅已脫離空軍,一變而成為陸軍部隊了。其實不然,在精神上我們與空軍仍維持緊密的聯繫。」

  駐防金門

  三十八年八月十七日,福州淪陷,金廈情勢危殆,二十二兵團司令官李良榮中將奉令率部移防金門,《金門縣志》記述:「民國三十八年九月二日,國軍二十二兵團駐防金門。」兵團所屬二十五軍何時移駐?四十師副師長陳維金等所著〈金門保衛戰省思與檢討〉中,提到:「(三十八年)八月十九日,二十五軍由南安、同安移防金門,為金門防區主力部隊。」可見二十五軍比其上級單位先到金門部署。至於軍所轄的四十師於八月中開赴金門,四十五師則在九月初進駐金門。

  三十八年九月初,二十二兵團分配二十五軍駐守大金門,軍概以瓊林為中點,向南北延伸,劃分東西守備區,四十五師為東區守備部隊;四十師為西區守備部隊。另外,九月中旬,第五軍(欠)進駐烈嶼,守備小金門。九月六日前後,二○一師(欠六○三團)到達金門,先任機動打擊部隊,嗣後因四十師率一一八團增防大嶝,該團所遺西北防務重新派其他部隊接替。十月十日,二○一師奉二十五軍之令,負西北地區(瓊林亙古寧頭到埔邊之線)守備任務。九月十一日下午,戰車第三團一營(欠第二連)也抵達金門西村,配屬二十二兵團,擔任機動打擊部隊。

  金門北方除了大嶝島之外,尚有小嶝、角嶼等小島(大、小嶝島原屬金門縣大嶝鄉)。大嶝島由四十師(欠一二○團)負責駐防,湯總部(按:福州綏靖公署代主任湯恩伯上將原係京滬杭警備總司令,公署由總部編成,因此當時通稱為湯總部)命令四十五師派一個加強營守小嶝與角嶼,師長勞聲寰將軍表達意見:「建議只派小兵力駐守,並配備船隻,於必須撤退時,即撤回本島(金門),以保存實力。」但未獲採納,勞聲寰將軍只好派賴治奇營長率一個步兵連、重機槍排前往駐防。

  參加古寧頭戰役

  三十八年十月九日午後六時,共軍砲兵猛烈轟擊大嶝,晚間八時突擊登陸,十月九日午夜,十一師三十一團前往馳援四十師,十月十日午後四時,大嶝的四十師守軍(含十一師三十一團)奉命向金門本島撤退,師長范麟將軍決心利用夜晚退潮時機,經小嶝撤回金門。十月十三日,小嶝與角嶼相繼失守,四十五師的營長及所有步兵連、重機槍排官兵,並沒有變節投降,全部英勇殉國。勞聲寰師長哀痛的曰:「當時如採納我的意見,我們當可避免這一次無謂的犧牲。幸好我只派了一連人去,如果按照上面的要求,派一營人去,那就必然是犧牲一營人。」有關大小嶝作戰詳情,可參閱一○一年十月三日《金門日報》所載〈回顧古寧頭戰役緒戰〉。

  三十八年十月十日,十二兵團十八軍由汕頭進駐金門,十月二十三日,十九軍也陸續登陸金門。增援兵力相繼到達之後,兵力的部署作了調整,十八軍守備金東地區,二十二兵團的二十五軍守備金西地區,其四十師駐守金門西南,但四十五師防守責任區在金東的山后、官澳至瓊林之線,歸十八軍指揮。至於二○一師仍由二十五軍指揮,如前述負瓊林迄古寧頭之線守備。

  四十五師雖只負守備之責,但勞聲寰師長說:「我親自參與此一戰役,並親自指揮前來支援的空軍作戰。」整個戰役全期,空軍的第一、三、四、五、八、十六大隊與第十二中隊等派出戰機,除執行封鎖大陸沿海任務外,並支援金門的地面作戰。勞聲寰將軍在〈金門戰役之回顧〉中,特別強調:「空軍在作戰全期,不分晝夜,全力出擊,轟炸近海及遠岸之匪船團,遮斷匪海上交通,轟擊匪砲陣地,及密切支援地面部隊作戰,皆創造了輝煌之戰果。」(上)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fanch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